有高超的計算機技術傍身,黑進購物網站轉移資金15萬余元。7月4日,江蘇省如皋市檢察院對該案提起公訴。近日,法院以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判處李某有期徒刑七年,同時責令其退賠全部違法所得。
“15萬多元啊,就半個小時不到,現在這些買酒的人都來找我要貨或者退錢,但這些商品根本不是我們平臺發布的交易產品,警察同志,你們一定要幫我抓住罪犯!”1月24日下午,如皋市公安局接到馮某的報警。
馮某是一家酒類銷售公司的法定代表人,為了拓寬公司經營渠道,找人搭建了一個網絡購物平臺,用來交易酒類產品。案發當天,有買家聯系到馮某,稱剛剛平臺的交易有些異常,收到貨款后平臺遲遲不予確定交易訂單。
疑惑的馮某打開購物平臺,發現在下午兩點多時平臺上突然新增了100多種酒類商品,而且交易金額、收款賬號和自己公司設置的都不一致,已經有30多個買家付款交易。見到此情況,馮某趕緊關閉了平臺并報警。
經過分析研判,警方很快鎖定犯罪嫌疑人李某,通知其到派出所接受詢問。2月28日,李某藏匿了作案工具后到如皋市公安局投案。
原來,只有初中學歷的李某對計算機網絡技術頗有興趣,自學了網絡安全、技術方面的知識,但他并沒有將學到的知識用在正途上。2017年,李某因和他人一起攻擊政府網站并向政府勒索錢款,被法院以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。然而,刑滿釋放的李某并未悔改,很快再次踏上犯罪道路。
2021年4月,李某通過境外網絡聊天軟件,從一名黑客處了解到“擼平臺”的犯罪方法。所謂“擼平臺”,就是通過尋找網絡漏洞,攻擊購物平臺,虛增商品,將平臺收款賬號設置為指定賬號,誘騙買家付款。在與黑客交流的過程中,李某得知馮某的網絡購物平臺曾經被黑客破解過密碼,存在漏洞,便想從馮某的購物平臺下手。
為了避免被追究法律責任,李某先是使用虛假身份,用手機號注冊了正常的用戶賬號,并在平臺上查看網站運行模式。隨后,李某在境外網絡聊天軟件上聯系他人幫忙注冊VPN(虛擬專用網絡),并讓他人注冊該平臺賬號,綁定銀行卡用于接收買家錢款。2022年1月24日凌晨,李某掩藏了自己的真實IP地址,通過黑客技術攻擊網站,獲取了后臺管理員的賬戶名和密碼,登錄后臺的產品上新板塊后,上新了100多件商品,并將收款賬號設置為指定的賬號。
歸案后,李某以為自己的手機、電腦都被銷毀,司法機關對他肯定束手無策,因此拒不認罪。辦案檢察官提前介入案件,圍繞查清李某系案發時間段唯一攻擊人員提出20余條引導偵查意見,進一步夯實證據基礎。法庭上,面對公訴人的舉證,李某終于低下了頭,承認了自己的犯罪事實。法院經審理,作出上述判決。